布袋戲工藝師紀錄片│道具製作藝師│ 謝昇源
「對於布袋戲的真誠與熱情,為他開啟道具製作的大門」
道具是布袋戲的第二生命,不可缺少的關鍵要素,為了使劇情呈現更精彩更逼真,道具製作藝師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。謝昇源老師從小時侯就很喜歡布袋戲,當時在報紙上看到黃俊雄先生要來大甲媽祖演出,謝老師和朋友相約一起去觀賞,看完後在後台找到黃俊雄先生,並詢問是否可去黃俊雄先生的錄影棚觀摩,在許可下到了實際拍攝布袋戲的工作現場。黃俊雄先生說公司有在應徵操偶師,謝老師很高興的說他願意,便開始從事布袋戲業界工作。謝昇源老師擔任操偶師期間,公司有道具製作藝師的缺額,道具製作的師傅知道謝老師喜歡做東西,也發現他做的效果還不錯,詢問謝老師對於道具製作的意願後,謝老師開始投入道具製作的生涯。
「透過鉅細靡遺的觀察,讓道具做什麼像什麼」
道具製作的學習,謝昇源老師先學會觀察師傅是怎麼做的,然後動手去嘗試練習、實驗研究,時間久了就有專屬自己的創作方式。像很多人都說謝昇源老師的道具,做什麼就會像什麼。老師分享說他的訣竅是在做道具前,他會先去找圖和買玩具模型來參考,仔細看模擬著在開始製作道具,呈現出來就會非常逼真相似。謝老師現在做的道具大都是運用在外場野台用,外場跟在錄影棚使用的道具會有些不一樣。外場的製作要比較注重耐用跟輕巧,而錄影棚裡使用的道具因為有攝影鏡頭的局部特寫拍攝,所以在材質的呈現上要追求精緻。
「嘗試稀奇古怪外,也要勇於挑戰自創」
為了因應外場道具所需的輕巧,謝昇源老師在選擇材質上也下功夫,他運用保麗龍包布或海綿取代木頭來做。在眾多的道具裡,有時候謝老師會嘗試稀奇古怪的造型,也會有自創性作品,像最大的挑戰是有機關的偶頭,因為眼球不只要發光閃爍,還要讓它360度旋轉,嘴巴也可以動,這是布袋戲有史以來第一次道具有這麼多效果的呈現,也是謝老師非常有成就感的作品之一。
「大膽上色,追求逼真生動的造型道具」
在採訪過程中,謝老師現場親自示範製作蜘蛛,從大膽運用鮮艷的螢光顏料上色,至逼真的長長蜘蛛腳,最後用飾品點綴成蜘蛛眼,一隻生動的蜘蛛完成。布袋戲裡的道具,經由藝師的巧手製作,讓戲台演出增添更多趣味性。
雲林縣擁有全台數量最多的布袋戲團、完整的布袋戲文化脈絡,雲林縣被稱為布袋戲的故鄉,將虎尾郡役所再利用作為布袋戲館,成布袋戲推廣中心。委託我們參與雲林布袋戲館工藝師 – 人物紀錄片系列的原因是我們在訪談影片上有很豐富的經驗,因此這次找我們協助拍攝紀錄工藝師的技藝與作品介紹。
「採訪前做好資料蒐集與聯繫,確保拍攝當天訪談順暢」
在採訪前期,我們會事先了解工藝師本身與技藝的相關資訊,以讓我們方便擬定訪問工藝師的題目,例如: 我們會先想好開場的設定、故事背景的說明、技藝教學、結尾口號設計,這樣在拍攝訪談前,工藝師可以事先知道需要回答什麼內容,比較不會緊張。預先聯繫工藝師能配合的拍攝採訪時間日期、地點,我們會在約定的時間日期提前到現場場勘,依據適合取景的空間準備訪談環境,如室內太暗的話加入打燈。需要讓工藝師們的訪談聲音更加清晰,我們會配戴麥克風進行收音。
「訪談過程中依據工藝師的分享,決定不同構圖、取景與銜接」
在拍攝過程中,依據工藝師的分享內容做素材取景,像拍攝工藝師們的代表作品精緻處,或工藝師們如果有要親自示範技藝,我們也會以多機同時不同角度拍攝工藝師的製作過程,不用讓工藝師多次的重新示範,一次捕捉所有畫面角度。有時候因工藝師在採訪的過程中,因有手作課程導致攝影拍攝會中斷,這時就很靠導演與攝影師的經驗,去思考鏡頭銜接的構圖與場景設計,這也是我們在拍攝人物訪談紀錄片裡很重要的一環。
「後製運用字卡設計、音樂介紹,讓工藝師的故事更加精彩」
後製過程,我們運用簡單的字卡去介紹工藝師的背景,讓觀眾可以先迅速認識工藝師。由於工作場景的拍攝加人物專訪,整體素材的影片總長度為5~6小時,為了讓觀眾可以迅速了解人物故事,我們濃縮成6~10分鐘的紀錄短片精簡呈現。背景音樂的部份,我們也依據影片的調性做挑選。
「我們希望透過我們的專業能力,讓更多人可以看見這些故事。」
我們公司在工藝師、老師、社工與新住民上有長期的關注和製作拍攝,並希望透過我們的專業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故事,和所面臨的相關議題。